要期末考試了!
跟學生說若平時上課有在聽、功課有讀題目自己動腦寫,一定沒問題!加上希望透過具體操作,讓幫助他們學習,所以,就來進行披著遊戲外皮的複習活動吧~
但整個從發想到施行後有遭遇到未預料到的困難,讓我們看下去!
ㄧ、全班討論下面👇這張國字表
》〉》學生真的觀察到:
依課別排、認讀字底線和部首灰底
二、移動迷宮
1、 老師 出題,全班學生聽老師念的國字畫出路徑,與老師一致者得分。為增趣味性,老師可以控制速度、複雜度以及路徑圖形。正常版後,我還出了L , Z等英語字母,最後孩出「螺旋形」!
2、學生2人一組,輪流出題。下課後有一半的學生繼續玩,很好,老師的目的得逞。
三、語詞對對碰
1、運用生字表的字找出語詞 ,全班發表,小組加分。
2、2人對戰模式,找不出語詞者醜1,畫記正字(配合數學),直到雙方都找不到語詞活動結束。
四、 自找麻煩⋯不,是「我的小字典」
活動的發想原本是要讓孩子看見自己已經學到的國字,累積成就感。首先他們剪完國字後(練耐心和小肌肉),然後先跟數學分類單元做結合,討論這些國字要如何分類(注音,部首、部件,總筆畫等),但要讓他們把2*2cm的字剪下、然後都保留在桌上已是一大挑戰⋯
在黑板上講解時,是要孩子依照部首別,把相同部首橫的貼在同一頁,下面空白,可寫造詞、成語或畫插圖,我知道開始動手做時會:
1、某字不見了
2、不是照老師的講解貼
但是,沒想到,災情比我想像嚴重!很快的,地板上就一大堆無主字,開始黏貼時,4個裡大概一個貼對。
這個貼對了!
這個…也ok!
還有其他形式的,但因為有些孩子後來發現自己不是照老師的指示做有些緊張,而且貼死了很難撕起來重貼。我馬上從善如流宣布:「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喔,只要你看得懂,老師也看得懂就好。不過你要想想,下學期甚至到二年級的國字你要怎麼貼進來。」
「Learning by Doing」
考前複習,於是變成考後美勞活動。
觀察孩子在操作上的困難後,我自己也操作一次,再跟孩子討論這次活動的困難點以及可以解決的方法:
紙片很多亂飛、掉了
字排一排後,時間快到了又開始收拾
膠水太多,黏住
貼錯
我先肯定孩子的努力,然後拿出我正在進行到一半的成果(因為正當我啐啐念孩子速度比我想像中慢,有孩子脫口而出:老師不然你來做做看!我決定苦孩子所苦):先將生字卡的字剪成長條狀,不要剪斷,然後剪一個、貼一個 。
有孩子在我分享後說:「老師你好聰明喔!」我回應:「要謝謝你們,老師才能想到好辦法!」
心得與修正
活動進行前總有無限美好的幻想,但…
1、應該先做一本範本。
2、放寬形制,鼓勵可以有自己的想法,孩子會自己或小組內解決自己碰到的難題,只有少數孩子會問老師怎麼辦。
3、下學期,教完一課剪貼一課。
重要的題外話
其實在進入第4節課後,孩子速度還是慢得驚人,我想把這活動結束,所以才會啐念,換來孩子說:不然老師你自己做做看。
我表情很平靜,但內心一股怒氣油然而生……
很多老師應該也有同樣的經驗,花了心血和時間,孩子不感恩!
於是我說:「3點開始收拾,你不想做的,紙片就回收。」
看孩子的表情,有點不安、驚嚇、不確定…(現在想想,有點好笑。
我又重覆了三次,說這個活動結束了,你可以決定要完成還是回收,老師「不計分」。
接著,我聽到有孩子在同儕間尋求安全感:「喂~某某你要不要回收!」「某某你要不要回收?」「要呀」「好喔 」「你要回收嗎?」
找到志同道合者後,我發現班上的leader有點影響到風向,我出聲:「自己決定怎樣就好,不要影響別人。」
這時有個平時讓我頭痛的孩子出聲了:「我要拿回家做完。這是老師做的耶,老師的心血,我要拿回去做。」(有被溫暖到)「我也要拿回去」「我也是」
意見勢均立敵後,我確定全班的孩子回收已回收,要帶回家的已把簿字放在書包後,請決定要完成的孩子站起來。班上26個,10個站著。我說:
「親愛的,老師說『不計分』,但我沒說我『不獎勵!!!」
哈哈哈哈哈
而且,一定是大大獎勵